在MIM工艺中每一个环节都会吃掉产品的公差,因此最初的模具精度就要非常的高,才能保障后续工艺的尺寸。
设计模具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MIM设计师必须对模具事业始终四字精神—精益求精,绝对不能有“差不多”的概念。不仅公差要求严格,无飞边,光滑的表面等,还需要注意复杂的细节问题。与连云港富驰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一位做了30年MIM模具经验的“扫地僧”聊过,模具行业犹如攀登冰山,十分困难,能够坚持走下去的人,非常的少,与他同期的基本都改行了,但是他坚持下来,如今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模具大师,给模具行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首先,MIM模具设计要有一个好的方案,这是成败的基础和关键,高质量的模具能够提高零部件的成形质量和综合性能。模具应包括优良的冷却水回路布置和分型线锁紧装置,防止模具在加工生产过程中错位,一对能很好地支撑模腔和型芯侧壁的模架,以及适用 脱模特定零件的方法。 MIM 模具的基本结构与注塑模具相似,但有一些例外。这些包括模具型腔和型芯钢的选择、合模角配件和滑块、流道系统的设计使材料流动、型腔和型芯细节的涂层的正确选择。 MIM模具的详细设计包括模具零件材料的选择、模具和型腔公差、表面质量和涂层、浇口和流道尺寸、排气口位置和尺寸以及压力传感器位置。在金属注射成型模具的成功制造中,脱模和冷却成为关键问题。
高质量模具应从选材、模具结构的使用性以及安全性能、模具零件可维修性等方面入手。因为模具是一种有多个不同模具零件构成的工具,其中不乏一些需要经常更换的易损件。因此,模具生产企业需要格外重视模具的可维修性设计。
MIM模具材料的选用要尽可能满足客户对所生产产品的质量要求,同时兼顾材料成本以及材料强度。MIM模具材料的选择需要根据客户所要注射成形的粉末材料的性质,尽可能选择与制品亲和力较小的模具材料,以防粘模加剧模具零件的磨损,从而影响模具的质量和制品脱模效果。
除了在材料上面下功夫之外,要提高MIM模具的质量还应从模具结构设计环节就注意模具的可维修性。模具结构设计时,尽量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还要保证模具零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在模具结构允许时,模具零件各表面的转角应尽可能设计成圆角过渡,以避免应力集中;对于凹模、型腔及部分凸模、型芯,可采用组合或镶拼结构来消除应力集中,细长凸模或型芯,在结构上需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对于注射模具,应配置防止制件或废料堵塞的装置(如:弹顶销、压缩空气等)。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如何减少滑动配合件及频繁撞击件在长期使用中磨损所带来的对模具质量的影响。
在设计中必须减少在维修某一零部件时需拆装的范围,特别是易损件更换时,尽可能减少其拆装范围。